返回列表

奶厅管理|奶厅管理新视角(下):并列奶厅运行效率分析

发布人:阿菲金市场部 Afimilk阿菲金 | 时间:2020-10-25

继阿菲金公众号发布文章《奶厅管理新视角(上):转台运行效率》以来,很多客户留言,希望能够看到关于并列奶厅运行效率分析的介绍。的确,纵观整个国内牧场,并列式奶厅凭借着操作灵活性高、识别准确率高、运行故障率低、设备投入及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依然占据着挤奶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本文通过阿菲金软件(阿菲牧AfiFarm)挤奶效率模块中关于并列(或鱼骨式 *注1)的三个挤奶效率报告,分别从三个维度,揭示并列奶厅运行效率及操作流程,为牧场管理提供依据,提升管理效率。(此报告针对并列奶厅,转盘式挤奶厅请查看微信公众号文章:奶厅管理新视角:转台运行效率评估)。
注1:文章中提及的所有并列奶厅包含鱼骨式奶厅。

AMT actual milking time 实际挤奶时间

挤奶效率milking efficiency= 平均挤奶时间AMT / 进入时间 visit time

队列效率 load efficiency= 平均挤奶时间AMT / 队列时间 load time

如何提高并列奶厅的运行效率,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缩短平均挤奶时间,降低总的浪费时间就可以减少批次进入时间,从而提高奶厅的吞吐量(每小时队列批次数)。缩短平均挤奶时间即缩短每头牛的挤奶时间,挤奶准备是关键因素。降低总的浪费时间,关键是奶牛进奶厅顺畅无应激,同样和赶牛,牛体健康又息息相关。本文详细描述并列奶厅每个批次中关键时间的统计和操作顺序提供数据基础,进而为提高奶厅挤奶效率提供管理依据

如果你不能衡量它,就不能管理它。

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  

——彼得.杜 拉 克

三大报告

报告一:队列效率  Load Efficiency

报告二:奶台侧效率  Side Performance

报告三:队列套杯  Loads Attachment

报告一:队列效率Load Efficiency

通过牧场管理软件提高挤奶效率,加强挤奶流程管控是牧场管理的刚需,同时也是软件开发者的初衷。阿菲金软件中“挤奶牛只详图”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相信很多牧场都能够熟练使用。但是挤奶牛只详图记录的是上杯至脱杯的挤奶过程。如果我们需要判断奶牛在奶厅的整个过程,进一步的进行数据分析,“挤奶牛只详图”就有些“力不从心”。“队列效率”报告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队列效率指的该队列实际挤奶时间与第一头牛识别的时间到放牛门打开的时间的间隔占比。
 
该报告通过对上厅的每一批次挤奶牛的进入时间、进奶台用时和套杯用时等诸多关键指标,详细描述了并列奶厅的运行效率。
 
报告应用:
1.进入时间——单批次挤奶牛在奶厅的时间。该时间类似于转台旋转一周用时,反应了奶厅的吞吐量,该数据的长短,直接决定奶厅每小时挤奶批次数。如果时间过长,说明浪费时间较多。图1中是一个2X30的并列奶厅,班次平均每批次用时13.73分钟,每小时挤奶超过4个批次,挤奶效率很好。
 
2.进奶台用时——第一头牛与最后一头牛识别的时间间隔。该指标反应奶牛进入奶厅的状态,判断奶牛在挤奶之前有无应激。没有应激的奶牛进奶台用时短,进入奶厅是平静、快速、有序的,而应激的牛是兴奋、停顿、无序的,且进奶台用时长。所以,可以通过“进奶台用时”的长短,可以判断奶牛在进奶厅之前,有无应激,也可以做为衡量赶牛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
 
3.到首次套杯时间——第一头牛识别到第一个套杯时间间隔。该数值反应挤奶前的准备时间。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是挤奶流程需要改进的表现。奶牛站稳并被识别后,迅速进行挤奶准备(前药浴,三把奶,擦拭),时间过长,说明效率低,过短说明挤奶前准备不充分。

图1  2*30并列奶厅

报告标题定义: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挤奶队列Load——该班次,挤奶队列序号。
  • 进入时间 Visit time——单批次奶牛在奶厅的时间(两次放牛门打开的时间间隔)。
  • 进奶台用时 ID span——第一头牛与最后一头牛识别的时间间隔。
  • 到首次套杯时间 Time to 1st  attach.:第一头牛识别到第一个套杯时间间隔。
  • 套杯用时 Attach. span——第一头牛套杯的时间与最后一头牛套杯的时间间隔。
  • 脱杯间隔 Time between removal——第一个挤奶牛脱杯时间与最后一个挤奶牛脱杯时间的间隔。
  • 最后一头脱杯时间 Removal time last cow——最后一个及奶牛脱杯时间与倒数第二个挤奶牛脱杯时间的间隔。
  • 到首个牛号识别的时间 Time to 1-st ID——上次放牛门打开到本队列第一个牛号识别的时间间隔。
  • 总的浪费时间Total wasted time——连续两个批次之间,最后一头牛脱杯到下一个批次第一头牛套杯之前即没有牛挤奶的时间。
  • 队列效率% Load effic.%——该队列实际挤奶时间÷ 第一头牛识别的时间与放牛门打开的时间的间隔

双击选定行,可以看到对应的详细报告。

详细报告: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挤奶队列 Load——该班次,挤奶队列序号。
  • 上次出口打开时间 Prev.load time open gate——上个挤奶队列出口打开的时间。
  • 第一头牛 First ID——第一头牛号识别的时间。
  • 首次套杯 First attach.——第一个套杯的时间。
  • 最后奶台时间 Last ID——最后一头牛识别的时间。
  • 最后一次套杯 Last attach.——最后一头牛套杯的时间。
  • 首次脱杯 First removal——第一头牛脱杯的时间。
  • 最后脱杯 Last removal——最后一头牛脱杯的时间。
  • 出口时间 Exit gate——放牛门打开的时间。
     

报告二:“奶台侧效率” Side Performance

“队列效率”报告对奶厅整体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整理归纳,然而“奶厅侧效率”报告则通过将奶厅“一分为二”,通过细化,对每一侧挤奶的数据进行归纳,并同另一侧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对奶厅运行效率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挤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图2中,日期:2020/02/13 班次:2,1侧平均每小时挤奶132.4头,2侧平均每小时挤奶118.2头,2侧的挤奶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报告应用:
  1. 挤奶员考核:将两侧的数据进行对比,便于挤奶员考核。从空间维度,对于挤奶员只负责一侧挤奶的人员安排的奶厅,可以将两侧人员进行对比考核;从时间维度,可以对比不同班次之间每一侧的挤奶数据,从而进行不同班次人员考核。
     
     
  2. 队列转换效率:“队列效率%”考核的是奶厅中的挤奶操作用时和效率,而“今天挤奶效率%”考核的是进奶台用时,队列转换用时和挤奶操作用时,所以如果“队列效率%”和“今天挤奶效率%”偏差较大时,说明挤奶工在赶牛进奶台和队列转换上效率较低,浪费了很多时间。通过对比这两组数据,可以快速判断每一列的“进奶台用时”是否合理。
     

图2  2*30并列奶厅

 

双击选定行,可以看到对应的详细报告。

图3   2*30并列奶厅

 

报告标题定义: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前三列标题分别表示日期Date、班次Session、挤奶台的侧Side(并列一共两侧,分为1,2)。
  • 挤奶队列Milking loads¬——每侧挤奶的队列数。图1中表示挤奶台1侧共挤奶6队列(批次)。注意,只有有效上传数据的批次才被记录再内,图2中挤奶队列3、4没有数据上传,没有被记录在挤奶队列中。
  • 挤奶位Milked cows——已挤奶的牛头数。上图中表示11批次共挤奶241头牛。
  • 牛数/小时 今天 Cow/hour——平均每小时挤奶的牛头数。
  • 牛头数/小时 偏差Dev.cow/hour——今天每小时挤奶牛头数于平均值的偏差。
  • 今天每小时出奶 Milk/hour——挤奶台1侧每小时产出牛奶的总量。
  • 产奶/小时 偏差Dev.milk/hour——今天每小时出奶与平均值的偏差。
  • 产量/小时 挤奶位Milk/hour/stall——每个挤奶位每小时挤奶量。
  • 均产/小时 挤奶位Avg.milk/hour/stall:该侧挤奶台过去十天同等班次每小时产量平均值。
  • 队列效率% Loads effic.%——该队列实际挤奶时间 ÷ 第一头牛识别的时间与放牛门打开的时间的间隔。
  • 挤奶效率Milking effic.%——实际挤奶时间÷队列时间(两次放牛门打开时间)

 

详细报告: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挤奶队列Load——该班次,该挤奶侧,挤奶队列序号。比如挤奶队列13,表示1班次2号挤奶侧,在整个挤奶队列(包含1号挤奶侧的挤奶队列)中的第13队列。
  • 挤奶位Milked Cows——与主报告中含义相同,代表挤奶的牛头数(如果没有牛奶数据,则不计入)。
  • 牛号Cows ID——该队列中被识别的牛头数。注意,如果该队列中如果有一头牛没有挤奶(没有牛奶数据),此时牛号列的数值会大于挤奶位列的数值。
  • 第一头牛First ID——该队列中第一头牛的牛号被识别的时间。
  • 进奶台用时ID span——该队列第一头牛与最后一头牛被识别的时间间隔。
  • 首次套杯First attach.——该队列第一头牛套杯的时间。
  • 套杯用时Attach. span——第一头牛套杯的时间与最后一头牛套杯的时间间隔。
  • 间隔时间 Wait time——上一个队列中最后一个脱杯时间与这个队列第一个套杯时间的间隔(多次套杯不计算在内)。
  • 队列效率% Loads effic.%——该队列实际挤奶时间 ÷ 第一头牛识别的时间与放牛门打开的时间的间隔。
  • 净挤奶时间 NET time——第一头套杯的时间与最后一头牛脱杯的时间间隔。
  • 挤奶效率 Milking effic.%——实际挤奶时间÷队列时间(两次放牛门打开时间)
     

报告三:“队列套杯”Loads Attachment

在“挤奶牛只详图”中可以通过“划斜线”的方式,判断套杯过程是否有异常(详细说明请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奶厅管理的12个问题,一张“牛只详图”全部监控,以及在上期的直播平台:奶厅管理好帮手之挤奶牛只详图,都有描述)。如果要更深层次的去发掘每个套杯操作流程是否异常,“队列套杯”报告为您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基础。
 
报告应用:
判断挤奶员套杯顺序是否正常。如图4所示,该2*16奶厅,每侧有两名挤奶员(蓝色、橙色方框分别代表两名挤奶员),将列标题“套杯顺序”进行升序排列后,可以看到第一名挤奶员(图4中蓝色的方框内)按照顺序1-8套杯,另一名挤奶员(橙色方框)按照9-16顺序上杯,说明这两名挤奶员在该队列的套杯操作过程中全部按照顺序套杯。

图4  2*16并列奶厅

 

同样是该奶厅,下图5的案例:在9-16挤奶位的挤奶工,挤奶操作队列中挤奶员提前将14号挤奶位上杯。分析原因,我们发现挤奶工没按照正常套杯顺序,先给14号挤奶位的牛套杯,是因为这头牛是流速慢的牛,从详细报告实际挤奶时间可以看出,这头牛挤了12.7分钟,优先给流速慢的牛套杯,可以理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这头牛,我们建议匹配“慢牛”代码,由挤奶面板对流速慢的牛自动报警,方便挤奶员分辨。

图5  2*16并列奶厅

 

报告标题定义: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前三列标题分别表示日期Date、班次Session、挤奶台的侧Side(并列一共两侧,分为1,2)。
  • 挤奶队列 Load——该班次挤奶队列序号。
  • 挤奶位 Milked cows——与主报告中含义相同,代表挤奶的牛头数(如果没有牛奶数据,则不计入)。
  • 牛号 Cows ID——该队列中被识别的牛头数。
  • 第一头牛 First ID——该队列中第一头牛的牛号被识别的时间。
  • 进奶台用时 ID span——该队列第一头牛与最后一头牛被识别的时间间隔。
  • 首次套杯 First attach.——该队列第一头牛套杯的时间。
  • 套杯用时 Attach. span——第一头牛套杯的时间与最后一头牛套杯的时间间隔。
  • 错误牛只 Wrong group:组别错误的牛

详细报告标题定义

为方便理解,将原英文标题列出:

  • 前4列分别表示 行序号Index、牛位号Stall、日期Date、牛号Cow。
  • 套杯顺序 Attach. order——系统记录的套杯顺序。
  • 套杯间隔时间 Attach. Lag times——相邻的两次套杯之间间隔的时间,单位:秒。
  • 套杯间隔时间(挤奶位) Stall lag time——相邻的挤奶位套杯时间间隔。
  • 实际挤奶时间1 AMT 1:第一次套杯的实际挤奶时间间隔。
  • 实际挤奶时间2 AMT 2:多次套杯的情况下,第二次套杯的实际挤奶时间。

     

结语

综上三个报告,分别从奶厅两侧挤奶数据对比,奶牛上厅时间,套杯顺序,批次时间等多个角度分析,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挤奶流程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报告,不断地进行优化,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并列奶厅的挤奶效率和操作一致性。
 
当然,奶厅运行效率还关联其它影响因素,比如奶厅类型,挤奶员数量,人员安排,挤奶操作流程,奶厅布局等。因此,不同类型、规模的奶厅之间的运行效率没有可比性,每个牧场应该设定自己的目标,如对比过去和现在,对比不同组别挤奶员操作,而非盲目参照其它牧场的操作流程及数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