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是阿菲金云课堂的“规模牧场挤奶流程和优化方法”直播的课堂笔记。
奶厅管理在日常生产中会暴露很多问题,如何找到问题并优化,是本文所整理直播的主题。主讲人结合个人牧场工作的丰富经验,将与大家身临其境地分享实践总结。
现在的牧场养殖规模,都在千头左右甚至更多,牧场管理、一线生产、人员匹配,员工素质都会影响牧场流程是否制定标准和后期执行的水平。业内口碑比较好的集团和社会化牧场的挤奶流程都非常相似,但为什么照搬别人一样的流程,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牧场应该如何分析自己的奶厅管理并改善,从而达到目标呢?
文章前半部分,主要为理论和基础知识;后半部分为大家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目录
1 挤奶的变革
2 优秀奶厅的挤奶流程
2.1 奶厅头疼的问题
2.2 常规化奶厅挤奶流程
2.2.1 挤奶操作
2.2.2 泌乳刺激
2.2.3 挤奶数据
-
-
2.2.3.1 阿菲金奶厅挤奶曲线
-
2.2.3.2 案例分享
-
3 如何优化挤奶流程
3.1 挤奶操作的优化
3.1.1 并列奶厅-流水线式
3.1.2 并列奶厅-站位式
3.1.3 转盘奶厅-定位式
3.2 乳房健康管理的优化
3.3 挤奶效率的优化
3.4 设备清洗管理的优化
4 总结
细节管理
5 精彩问答
1 挤奶的变革
养殖业盈利看两点:牛奶和后备牛群。牛奶是最主要的收入,受到成本上涨、奶价平衡等市场影响,奶价有时并不非常理想,所以唯有依靠数据精准计量出牛群中有哪些奶牛兢兢业业在给牧场挣钱,哪些奶牛在成为牧场的负债,才能达到良好运营。
从人工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数字化,牧场经历了几个时代。手工挤奶时代,奶量需求小,对数据要求低;计量瓶时代,部分牧场采用手抄数据,是数据化的雏形,但误差比较大;机械化时代,设备代替人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挤奶效率,但仍然缺乏智能管控;直到数字化时代,每日奶量及牛只奶量均采用精准计量,可以通过每一头牛的精准数据管理,为牧场管理者提供支持。
2 优秀的奶厅的挤奶流程
2.1 奶厅头疼的问题
奶厅管理者,最头疼四个问题:牛奶产量、牛奶质量、挤奶效率和乳房健康(乳房炎和乳头健康管控)。
这四个问题会受到设备、人员、奶牛、环境这四大因素影响。如果说这四大因素都管理的非常好,那么牛奶产量、质量,挤奶效率、乳房炎发病率都会控制得非常好。
绝大多数牧场的奶厅,可能存在比如:滑杯漏气、多次套杯、双高峰、乳房剩奶过多导致回舍后滴奶等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牧场确认生产需求之后,要想办法建立更合理的流程。这里要注意,每当对奶厅进行流程改革时,都会对牛群造成或多或少的应激。所以在一个流程建立之后,要执行最少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等人和牛都适应了再去看结果,并在中间过程一点一点去做优化。
2.2 常规化奶厅挤奶流程
2.2.1 挤奶操作
常规化的操作,包括前药浴,三把奶,擦拭、药浴、上杯以及巡杯。虽然是基础操作,但却是拉开整个奶厅跟别家差距的最主要的一点。
前药浴:药浴泡过乳头的2/3以上,时间必须大于30秒。
有效的前刺激(三把奶):在这里写成有效的前刺激,是因为这个动作是模仿小牛在吮吸母乳。这种吮吸的力道是很大的,然而对于很多牧场在实践中,如果挤奶工力量偏小,或奶台高度导致人员干活不顺手,那么这时的三把奶是否能挤出来有效的三把奶呢?挤出来三把奶的量是多还是少?这成为了一个不可控的因素,而且绝大多数牧场也不会去检查。在这里想强调,前刺激是否有效,会影响后续上杯的时间。
擦拭:每头牛用一到两张擦拭纸(毛巾),擦拭时注意乳头末端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套杯:擦拭之后开始快速套杯。
巡杯:套杯完成后要巡杯,而巡杯非常关键。不管是并列还是转盘,牧场常见的习惯是套杯完成后认为工作就结束了。但是往往因为前面工作没做好,导致掉杯、漏气等现象非常多,如果巡杯再做不好就更加无法管理到位。
后药浴:挤完奶最后是充分的后药浴。牧场可以按照不同季节不同要求去选择后药浴的产品,冬季要用护肤成分高的产品。
以上的说明,是强调在全年365天,每个班次、每个人、每头牛都要通过—样的挤奶流程进行挤奶,让挤奶流程具备一致性和复刻性。流程要简单易操作,即使换人也不受影响。虽然流程中的每步工作都不难,但会直接影响整个奶厅的挤奶效率和乳房炎发病率。
2.2.2 产生泌乳反射
上图是一张理论图 。所有的泌乳是通过生理激素传导过程达到放乳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在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泌乳的过程中,不能造成奶牛过大的应激,故奶厅里一定要有应激管理。但是应激管理并不是从进入奶厅才开始,而是从赶牛的那—刻就开始了。甚至说牧场平时每天白天的牛圈里,如发生较多人为干预或工作,也会影响到牛只上厅的泌乳时间。
如果奶厅从赶牛开始到挤奶结束,整个奶厅相对来说没有过多的粪便且非常干爽,这证明应激管理是没有问题。但如果奶牛进入奶厅又拉又尿,就会造成奶牛上厅没奶,回去后漏奶很多的现象。
上图中黑色线表示的是奶量流速,红色线表示激素分泌。左侧这张图显示有良好的前刺激和一个非常低的应激,故在很短的时间达到泌乳高峰,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
而右侧图则发生在一个前刺激不好并有应激的奶厅,结束10分钟左右的时候才进入了最佳的挤奶状态。奶挤不完就会导致套杯时间变长从而导致过挤。过挤之后会导致乳头外翻,而乳头长时间外翻会发生角质化、乳头孔长时间开放,在卧床不好或是环境不好的时候,非常容易爆发交叉感染。
所以每个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上图左侧这只是接受正面刺激、没有应激的奶牛,会约在30秒左右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挤奶流速,并一直持续很高,结束得也非常快,4分钟就可挤完奶。右侧这只受到应激的牛,把中央乳池中的奶挤完后才开始泌乳反射,挤奶时间是5分多钟。尤其是头胎的新产牛,回到牛舍后可能还会漏奶。所以应激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奶厅想做任何流程的大前提。从赶牛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了整个挤奶流程。
2.2.3 挤奶数据
绝大多数牧场,专家看了说没问题,管理者说流程没问题,—线工作人员说操作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们通过挤奶数据,带大家分析自己的奶厅。
首先分析问题要有数据支撑,尤其对于规模牧场。很多牧场认为安装了摄像头就可以,但摄像头只是看到人在工作,但把工作做完和做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做完只要看到动作做了就可以,而做好是要通过结果去分析。并且,每天用5分钟时间在电脑上查找问题和花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去翻找摄像头,选择用五分钟时间去解决问题明显更为高效。
阿菲金的奶厅,通过挤奶曲线来分析问题:
上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流速(单位:kg/min)
-
0-15秒:流速一般要≥0.5 kg/min,最高可达1.5 kg/min。拿这两年整个的宁夏市场举例,很多阿菲金的客户从最开始装机时的流速不足0.2 kg/min,做到了现在的0.89 kg/min。有几个客户的流速可达到1 kg/min。这就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关键是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
高峰流速:要大于4 kg/min,而且要在2分钟(120s)之内出现,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套杯时间缩短,越短越好。
-
挤奶时长:理论值要小于4.5min,但很多牧场在5min以上甚至更高,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乳房炎经常爆发,体细胞数时不时增高。
-
前两分钟:前两分钟奶量>5kg,前2分钟的奶量占比>50%。
-
低流速时间:初期低流速时间和末期低流速时间两者加在一起要≤1min,且越低越好。
我们通过实际的挤奶曲线再来看一下:
-
看高峰流速,以4 kg/min为参考对标,越高说明应激越小,刺激越充足;
-
看高峰流速时间,以120 s为参考对标,晚于120 s说明上杯较晚;
-
看前两分钟流速形态,是否持续上升,是否有双峰,有双峰说明应激过大或上杯过早;
-
看挤奶初期曲线是否有较大“折弯”,其与0-15s和初期低流速曲线对应,折弯较大说明上杯速度慢或刺激不足;
-
看挤奶曲线后的“拖尾”长短,拖尾越长说明脱杯的及时性越差,脱杯程序需要优化。
可参考如下挤奶的指标标准:
2.3.3.1 挤奶曲线
第一种:理想型挤奶曲线
上图是阿菲金奶厅挤奶曲线的理想型图。这是最好的一种模型,在牧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二种:双峰型挤奶曲线
上图是“双峰”型奶流速曲线。这个曲线也很常见,造成的原因两点:第一点应激大。第二点流程设定不合理,或者流程执行不到位。
第三种:长尾型挤奶曲线
上图是“长尾”型奶流速曲线。奶牛基本上没有奶量了,但是持续在真空吸奶,导致了过挤现象。脱杯后会在现场明显的看到乳头发紫,根部会有一圈环形肿胀。这些现象,都说明真空或过挤现象比较严重。
这三种模式里面,希望牧场绝大多数的牛都是在第一种挤奶曲线下,完成挤奶。
2.3.3.2 实际牧场挤奶案例
主要查看0-15秒的流速、前2分钟占比、实际的挤奶时间和目标挤奶时间这四部分。
优秀案例-案例1
案例1-理想型挤奶曲线(优秀)
这是─个优秀牧场的挤奶曲线。起初曲线的斜率非常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爬到了4kg/min,然后前两分钟流速即120秒内出现了高峰值5.5 kg/min,总挤奶时间4min左右,初期低流速时间和末期低流速时间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对于奶牛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优秀案例-案例2
案例2-理想型挤奶曲线(优秀)
案例2的整体挤奶时间超过了300秒,有点长。一开始曲线的斜率没有案例1高,但是也达到了3kg/min;高峰流速出现时也超过了120秒,并不在我们所说的理想范围内,高峰流速值最终也只勉强达到4kg/min。
那么案例2为什么属于优秀案例呢?
因为在绝大多数的牧场,平均每日的单产在33公斤以下,案例图1是完全适用的。但当每日单产超过33公斤、甚至在35公斤以上的时候,平均每班次每头牛的最低产量>11公斤时,这是因为这头牛的奶量比较大,前两分钟占比和高峰流速都会相对出现的晚一些。
案例2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这头牛单产13.2公斤,前2分钟奶量占比44%,实际挤奶时间比目标时间减少了10秒钟。0-15秒流速1.13kg/min,15-30秒流速2.89 kg/min,30-60秒流速3.12 kg/min,60-120秒流速3.24 kg/min,末期慢速出奶时间只有0.49,初期慢速出奶时间基本上没有。所以整体来说,这个奶厅是合格且优秀的。对于一个产量比较高的牧场来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十几公斤奶挤干净,因为奶牛无法像水龙头那样能增压、扩大出水量,在同样的时间内挤出更多的奶。当时间有所延长的时候,主要看前两分钟挤出来的牛奶数据,只要大于5kg就是合格的。
针对案例1和案例2的第三方检测图
第三方检测是通过一个真空压的检测去验定奶厅的整体挤奶效果是否良好。
下图是根据前面两个案例中的奶厅测出的真空波动值,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来整体的挤奶效果。
首先图内没有出现双高峰,平且稳定,意味着真空压力、管道、气压的损失都控制得非常好,且没有漏气。前面的验奶、前刺激和应激管理都很好。后面牛奶基本少了、真空会增加的时候,时间在非常短,大概不到20秒钟就结束了,这种对乳头损伤会非常小。
不合格案例-案例3
案例3-双峰型挤奶曲线(不合格)
这是一个明显的双峰形挤奶曲线。
图中,挤奶刚开始,流速是上升的,突然下降后再上升。这是一种双峰型挤奶曲线。这张图出现,意味着牛群里有大于50%的牛,都已出现双峰。
原因:
1刺激不够
2应激过大
3流程问题明显
结果:
1乳头末端压力不稳定
2挤奶时间长
如果应激管理好了以后这条线依然存在,那就是流程执行的问题。先去检查流程执行是否到位,如果执行也非常到位,那最后可能真的是流程不—定适合现在员工和奶厅的操作。修改流程之后通过─个月或半个月,一点点看效果,检查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虽然本案例的高峰流速不低,但是高峰出现的时间太晚,这种挤奶方式会造成乳头末端真空压力不稳定,而且过挤时间长,导致后期乳房炎爆发。奶牛因为乳房炎被淘汰而增加包括药费、人工、牛奶的损失,这对牧场来说非常不利。
针对案例3的的第三方检测的结果图:
很明显能看到两个高峰。第三方的检测标准一般可能会小于2%。阿菲金里也有一个双峰曲线的数值,标准─般小于29%-30%,在虚线范围内越低越好。
不合格案例-案例4
案例4-长尾型曲线(不合格)
案例4是一个不合格的曲线。曲线前后斜率相对较差,代表初期和末期的低流速时间较长。慢速出奶时间>两分钟。这种情况时间长了以后,牛群乳房炎发病率会提高甚至到阶段性的爆发。
原因:
1、收杯流量值设置
2、异常挤奶操作
结果:低流速时间过长,乳孔外翻,爆发乳房炎。
3 如何优化挤奶流程
3.1 挤奶操作的优化
通常来讲,现在绝大多数奶厅都是并列式和转盘式。
上图是一个2*28的并列式奶厅,总共56位。为近期的12月1号的一个班次,采用流水线操作方式。
截取一部分图像,可以看到,上图的紫色线排和蓝色线排上,都有明显的位置错开,这表明产生了时间差。由此可以确定,这个牧场采用的是13-15的流水线式操作。
而上图红框圈出的两个线排,挤奶工作从头干到尾,没有时间差。这个是错误的流程操作,没有按照奶厅制定的13-15流水线式去执行。真实的原因是有其他人在帮忙干活。
上图中,蓝色排红色框里的四头牛和后面的牛的操作是分开的,可以看出也没有完全按照奶厅的流水线流程去执行。
最后,这张大图中只有9排合格,合格率<50%。流程制定后,如果没有按照流程百分之百执行,就没有办法验证流程是否正确。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并列流水线式、并列站位式,以及转盘定位式的流程及其不同。
3.1.1 并列奶厅-流水线式
上图是流水线式的常规流程。为了大家方便理解,下图中采用一套2*32位的并列式奶厅,用来讲解从第1位到32位的流水线应该如何去操作。
第一个人从第一位一直往后走,前药浴过30秒以后,开始验奶,验一头牛约需5-6秒钟,也就是大概在第5到第6位就可以开始三把奶的工作,然后擦拭。擦拭人员和三把奶人员距离间隔不要过长,因为擦拭对牛来说会有一定程度的刺激。这两个动作建议可放到一起,越快完成越好。从三把奶开始到套杯,时间控制在60-90秒以内,在80秒左右最好。
所以牧场在制定流水线式流程的测算距离时,可以依据从三把奶开始至80秒左右套杯这个标准。
这种流水线式比较适合单侧>24位的大型牧场,以及适用使用药浴枪或乳头刷的场景。优势是人员易操作,刺激效果好;劣势是不容易管理,不容易持续稳定操作,因为最难的就是时间的卡控。
3.1.2 并列奶厅-站位式
先看一个案例。上图是一个2*36的并列奶厅,如图所示,每一排牛的挤奶都没有规律,意味着牧场的奶厅没有流程,或者是有流程但员工没有执行。所以奶厅管理的结果肯定会是一塌糊涂。
站位式是在一个奶厅中,每个人负责几个挤奶位的操作。
上图中该员工负责的站台号是9-16号,他上杯的顺序和操作的顺序理应是从9到16,而他先操作了14号,并且整个挤奶时间是12.7分钟。可能他有充足的理由先给这头牛上杯。但绝大多数奶牛在6-8分钟是完全可以挤完奶的,12分钟很可能是按了强挤键并且忘了去管。如果不看每天的数据,就难以得知员工有没有按照流程去操作。
以上图2*32的奶厅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总共4个人,这是最理想化的状态。通常以8位/人,4头一组,分两组操作,单次最多操作6头牛。
2*24:8·8·8
2*28: 8·7·7·6 8·8·8·4
2*32: 8·8·8·8 8·8·6·6·4
前提条件:人员充裕;
优势:操作简单,易执行。
3.1.3 转盘奶厅-定位式
转盘的挤奶操作标准流程如上图所示,在实际当中,是否能执行到位呢?
上图是执行的理想情况图。如图看出,每条线的斜率非常整齐,证明转盘在运转过程中没有出现停盘或者人员的不正规挤奶。
上图是一个问题图。这是一个72位的转台。看两个数据问题:
左边红框内,线段中间错开,可以确认人员在给下一头牛套杯前,间隔时间非常长。这个原因,有可能是中间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管理者确认。
右边红框内正相反,线段反往上扬起,可以确认后面上转盘的牛反而被先上杯了。由于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群,所以可以看出这时恰好处于换群的阶段。换群时,每个工作人员固定的工作点位都要往后调一个位。那么这个不正常数据的原因很可能是前面做擦拭的人,在换位时顺便给自己提前上了两个杯,便导致了后面的牛会比前面的牛先上杯,从而数据会产生变化。
上图是一个转盘的案例数据。按照进牛、药浴、三把奶、擦拭、套杯去算,整体流程时间应该控制在90-120秒以内,是合格的。但是本案例图中,全部班次流程的平均时间为116秒,这就说明其中有个别流程是超时的。那么这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工作效率。
3.2 乳房健康管理的优化
流程执行是否到位,直接会反映在乳房炎发病率上。一位阿菲金的客户去年使用了阿菲金奶厅之后,开始用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客户最明显的感触是:今年的乳房炎发病率大大降低。
上图是阿菲金软件里的健康版块,每小时更新一次乳房炎的报告数据,病牛会被及时筛选出来。奶台上如果工作人员发现了乳房炎,只需输一串代码,按闪电键直接发送分群门分出,兽医不需要去圈里挑牛,同时自然而然降低了牛群的应激,真正做到用最简单的操作流程管控牧场。
如何管控乳房炎的发病率呢?牧场每月要做一次乳头状况的评分。而导致评分不高的原因有:
-
过挤现象:收杯流量设置有问题;
-
应激和刺激管理不到位:导致套杯后不出奶;
-
异常操作:比如挤奶慢的牛被上了强挤键。奶厅禁止使用这种强制挤奶,只有兽医在干奶工作的时候才可以去用那个键。
不要用眼观或者手感去判断这头牛有没有挤完奶,即使没有阿菲金提供的数据来做判断,可以通过挤完奶以后隔30秒左右脱杯,先不要上后药浴,脱杯以后30秒开始往量器里手工挤奶,如挤出奶量超过250ml-300ml,就说明收杯流量设置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收杯流量值设置不能完全匹配一年四季,牛群变动、高产牛、低产牛都会有影响数据设定。高产牛多了收杯流量设置肯定高一些,相反低产牛多了肯定收杯流量会设置低一些。
3.3 挤奶效率的优化
挤奶效率的变化,在奶厅改造或优化项目中是变化非常大的一项数据。
阿菲金前段时间改造了一个2*24的并列项目,从别家设备改造成阿菲金的设备。改造前,牧场可以挤900头挤奶牛,改造后,同样大的2*24的奶厅可以挤1300头挤奶牛,用时还提前了20分钟,并且奶厅还有非常大的优化空间。这就是一个挤奶效率提升导致的变化。
上图展示的是一个阿菲金80位转台的挤奶效率数据。上厅的奶牛2,800头,总共挤了5个小时,挤奶效率达到560头/小时。阿菲金在72位的转台挤奶效率可以达到450-480头/小时。并列奶厅上的挤奶效率,举个例子,阿菲金在宁夏牧场2*28的并列,基本上达到了250-260头/小时。比较好的牧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数据。
提高挤奶效率的好处包括人员工作时长短,各方面的成本运行成本都会下降;员工更好管理,因为员工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流程的执行是否能到位。流程执行是否到位,即使很小的因素都会导致很大的影响。
3.4 设备清洗管理的优化
清洗的好坏,对原奶质量会有影响。管理者需要关注清洗的细节,才能确认清洗的效果。
红色线是水温,蓝色线是酸洗或碱洗的酸碱浓度值。
上图是问题图,数据显示水温不够。水温不够,无法把牛奶完全冲干净,导致脂肪残留。但如果水温过高,导致蛋白质变性,会导致管道堵塞。
上图进水温度略低,但是整体的清洗时候的温度还是足够的,做到了三遍冲洗。
但是放大后,还是发现问题,蓝线代表酸度或碱度,这里冲洗没有超过3分钟。正常不管酸洗还是碱洗,最少要保证8分钟的清洗时间。清洗剂用少了、人员操作问题、清洗剂不够,都达不到清洗效果,会导致微生物或者体细胞增高。
4 总结
流程没问题,操作没问题,那问题到底在哪里?
答案在这: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管理。
1、应激管理:这是最大的前提。如果做不到,奶厅设置的流程再好,人员执行的再到位,也无法达到好的结果。
2、合理的流程:奶厅要依据自身需求设定流程。
3、流程是否能够稳定执行:能否执行到位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人员执行到位以后,—定要有效的监督结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以后,才能及时反馈调节,整个这一套下来,用的时间越短,处理问题越快,就会能更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仔细分析挤奶曲线,是不是符合行业标准。无论是转盘还是并列,进入优秀奶厅的直观反应,是不会听见有漏气的声音,也不会经常看见巡杯人员忙碌的上杯。正常情况下,巡杯的人员大部分是在整理奶厅和奶管路。
今天直播回顾给出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牧场的数据和标准值,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对比下自己牧场的数据,找到不足进行改善,但切勿操之过急,改变流程后至少10天才能看到明显变化。
Q&A
Q:不挤三把奶可不可以,对细菌数和乳头健康影响有多大?
A:可以,但是有个前提必须要做到。牧场的牛舍卧床环境,包括整个上厅过道,以及奶厅内的环境管理和设计非常好,挤奶过程中水不会冲溅到牛体身上,且日常牛体卫生评级达标,是可以的,还可以节省一个人工。如果牛体卫生评级不到2分,还是需要挤三把奶的。
Q:新产头胎牛产量单班次能达到11公斤,前2分钟占比是50%左右正常吗?
A:首先,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肯定是正常。作为新产头胎牛单班次产量能达到11公斤,全天下来应该在30公斤左右或者以上,产量还算可以,但是要结合一下泌乳天数。前2分钟的占比越高越好,只要大于50%就可以,越高越好。
Q:三把奶刺激力度不够,套杯时间可延长到90秒以上吗?
A:三把奶刺激力度不够,延长套杯时间是没有用的,而且你会发现,套上杯一样不会在短时间内出奶,而是真空运行一会牛才会出现泌乳过程。因为刺激不够牛的下丘脑没有接收到有效信号,不会进行泌乳反射。
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增加三把奶的次数,有可能要挤到5把6把,或者说每一把的力度要加强,挤出来的奶要能明显看到奶柱,甚至有的人挤出来以后台面上能溅起来奶的雾状液体。
Q:2*60并列,坑道内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A:2*60是非常大的并列。首先要确认是牧场采用流水线式还是站位式。如果是流水线式,—条流水线是不够的,需要两条流水线去进行,如果非要用一条人员就会非常紧张,不容易操作。2*60建议最少6-7人。如果是站位式,用标准去衡量,需要8个人左右。所以在大并列上,流水线式可以节省一人,会相对来说更有优势。
Q:36位转盘挤奶需要多少工作人员?
A:不管是多大的转盘,通常来讲每个点位人是固定的。从入口上厅的位置开始,药浴一个人,验三把奶刺激一个人,擦拭一个人,上杯一个人,巡杯一个人,后药浴一个人,一共6个人。这是转盘整体必须要有的。但36位转盘有可能可以把巡杯和后药浴变成一个人。如果说还想再省人工的话,根据我个人在国外的从业经验,有尝试在入口的位置上的人左手验奶,右手药浴,这样会导致工作量比较大,但36位转台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牛,可以尝试一下。前期可把转盘速度调低一点进行操作。刚开始的时候结果肯定不会太好,要坚持做一段时间才会能看出来。